历史上的女性长期处于男性的从属地位,在取名字上也与男性有较大的区别。由于我国一向有女名不出家门的不成文规矩,女性的名字只限于出嫁以前使用。出嫁后,因为变成了某男子的夫人,其名字也变成了由“夫姓+己姓+氏”的固定格式,原来名字的使命也随着她的出嫁而完成了。因此,只要翻一下二十四史,就可知道整部书中除对未出嫁的女子称名外,其他大都是以姓相称的。

由于女性的生活环境和社会作用与男性有较大的不同,其名字也有许多特点。如在起名用字上,除较多地使用女性字以外,又经常使用花鸟字、闺物宇、彩艳字、珍宝字、阴柔字、女德字等,这些起名用字特点,都是男性起名时所未曾有的。
 
女性起名所用的女性字,以带“女”字旁的字较为常见。如在我国传说中有个“女娲补天”的故事,这个女娲生活在人类的蒙昧时代,她的名字也被认为是最早使用女性字的例子。此后,随着文字的出现和汉字数量的越来越多,一些带有女性特征的文字如娘、女、姑、姨、姐、妹、奴、姬、妃、嫱、媛、娥、婵、娟、姣、好、嫂、婷、姿、妙、娴等也越来越多地被用于名字中,诸如杜十娘、红线女、何仙姑、赵凤姨、杨八姐、十三妹、金玉奴、王嫱、李媛、曹娥、貂婵、李娜、吴静娴等,都是有代表性的女性名字。至于在女性名字中使用花、兰、菊、莲、英、莉、莎、莺、燕、鹃、凤等花鸟字,钗、钿、环、钏、纨、缦、文、秀、黛等闺物字,珍、珠、珮、珊、琼、瑶、莹、琳等珍宝字,彩、丹、翠、碧、艳、秀、美、丽、倩等彩艳字,云、虹、霞、雯、雪、春、爱、宠等阴柔字,贞、淑、端、庄、娴、静、慧、巧等女德字等,也都是十分普遍的现象。用这些字取出的女性名字,稍加留意,就可举出一些。如李琬芬、张茜、何香凝、蒋碧薇、戴爱莲、马兰、汪明荃、田,华、谢芳、殷秀梅、徐小凤、新凤霞、秋瑾、杨玉环、郑秀文、琼瑶、王玉珍、李玲玉、郭兰英、范琳琳、奚秀兰、叶丽仪、苏红、王丹凤、林青霞、韩月乔、龚雪、潘虹、冯婉贞、丘淑珍等,名字都是极具女性色彩的。
   
古时的女性起名字时,即使是有兄弟多人,也一般不参与像男性那样的起名排行,更不把名字写入家谱。这种习俗,一直在我国历史上延续了多年。至于像《红楼梦》里林黛玉母亲贾敏的名字那样,与三位兄长一样在名字中共用“文”字作偏旁,在历史上并不多见。

历史上,在女性起名时,有时也用一些男性化的字眼,取一些男性化的名字。如“男”、“弟”、“君”、“卿”、“子”、“文”等字,都是专指男性的字眼,但有时也出现在女性的名字中。其中使用“男”字作女名的例子,如亚男、亦男等;用“弟”字的有招弟、盼弟等。尽管使用上述两字的女性名字所表示的多是相反的意义,但二字确实出现子女性名中。至于使用其他男性字眼的女名例子,如卓文君、秦可卿、方青子、赖亚文等,也都是人们熟知的著名女性。
历史上,女性取名字男性化者也不乏其例。如在两汉三国时,就有赵子儿、卫子夫、卫君孺、卫少儿、窦政君、窦君力、窦君弟、桓少君、孙鲁班、孙小虎等著名女性,她们所用的几乎全是男性化的名字。至于现代女性中,使用像男性一样名字者更是屡见不鲜,如吴健雄(物理学家)、卢天骄(邮票设计家)、丁雪松(外交家)、谢思明(象棋大师)、徐永久(田径选手)、倪以信(博士)、濮舜卿(电影编剧)、梁军(机械师)、王静远(雕塑家)、铁凝(作家)等,都有相当影响。
   
在女性取名字的一些传统方法中,源于历史又在近年特别流行的是名字重叠法,亦即把单字名所用的宇重叠后变为双字名。这种起名方法究竟起源于何时尚有待进一步考证,但至少在唐代已经很普遍。当时人多以重叠字为那些出身较低并有一定歌舞才能的女子起名。如当时有歌妓好好、端端、灼灼、惜惜以及大历才人张红红、薛琼琼,钱唐女子杨爱爱、武赛赛、范燕燕等。至北宋,有京师名妓李师师。明清,有使吴三桂“冲天一怒”的红颜知己陈圆圆。用这种方法取出的女性名字,的确让人有一种亲昵、乖巧的感觉。
   
历史上传统的一些为男孩取名字的方法,有些也被用来为女孩取名字。如采用迷信的方法为孩子起名字,无论对男孩还是对女孩都适用。再如周岁“试儿”起名法,也是对女孩适用的。只是在试儿时,把弓矢纸笔等男性用品换成尺针缕等女性用品便可以了。

×


长按右边按钮复制微信号:13920393088

添加大师微信可视频通话,了解起名详情

×


点击右边按钮QQ咨询:

或长按按钮复制QQ号:8748665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