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字偏好是指人们对自己名字持有的一种积极态度,这种积极的态度既可以表现为对名字整体的偏好,也可以表现为对名字中包含的某一字符的偏好。已有研究表明,该现象在不同文化、语言、种族和年龄的个体中普遍存在。并且,名字偏好与人们的心理健康、行为决策等有着密切联系。特别有趣的是,名字偏好可以预测个体的幸福感,一个人越喜欢自己的名字就会越幸福。

那么,为什么这样一个与自我相关的特定态度如此普遍和重要呢?它是否有遗传基础?它与主观幸福感的联系是否也有遗传基础?为回答上述问题,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社会与工程心理学研究室副主任、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学者蔡华俭的研究组采用双生子研究方法,从遗传学角度考察了名字偏好及其与幸福感的关系。

由于目前国内尚无研究考察名字偏好,蔡华俭研究组首先通过两个预备研究证明了名字对中国人的重要性,以及名字偏好与幸福感(包括生活满意度和情感幸福)的相关不是源自外部因素(如他人的评价)。

在正式研究中,蔡华俭研究组考察了304对来自北京的青少年双生子(平均年龄18岁),其中同卵、异卵双生子各152对。每名双生子独立完成名字偏好和主观幸福感的问卷。结果发现,名字偏好的遗传度为47%,即名字偏好的个体差异有近一半是源自遗传因素;特异环境因素(如重大生活事件)解释了剩余53%的个体差异;但是,共同环境因素(如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对名字偏好的个体差异没有显著影响。

同时,研究还发现,中国人的幸福感也受遗传的影响,生活满意度和情感幸福遗传度都为33%,即人与人之间幸福感的差异有33%是由基因决定的。进一步的遗传分析显示,影响名字偏好和幸福感的遗传因素之间存在相关度(名字偏好与生活满意度:0.41;名字偏好与情感幸福:0.21),影响它们的环境因素也显著相关(名字偏好与生活满意度:0.22;名字偏好与情感幸福:0.14)。

换句话说,中国人是否喜欢自己的名字和是否幸福不仅受遗传影响,而且,影响它们的遗传、环境基础存在一定的重叠。

该研究首次揭示了名字偏好的可遗传性,并揭示中国文化背景下,幸福感也是可以遗传的。因为名字偏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个体的内隐自尊,该结果暗示内隐自尊也可能具有遗传性。该研究还发现名字偏好与主观幸福感的遗传、环境基础有一定的重合,意味着名字偏好与心理健康之间的联系可能具有先天基础,不一定完全由后天环境决定。这些发现深化了对名字偏好、幸福感以及二者联系的认识。

由此可见,一个人对自己名字的满意度决定了其幸福感指数,或者说,我们应该审视一下自己是否喜欢自己的名字,因为可能在不知不觉中你对自己名字的喜爱程度已经影响到你的幸福感。大易推出心灵咨询这一特色服务——检验你对自己名字的满意度,详询:400-811-3088 。



×


长按右边按钮复制微信号:13920393088

添加大师微信可视频通话,了解起名详情

×


点击右边按钮QQ咨询:

或长按按钮复制QQ号:874866568